食物,粳米,腹部,失常,疼痛
提問: 膽囊炎

●患者性別:男
●患者年齡:27
●詳細病情及咨詢目的:經常在吃包的時候坐的時間長了覺得右肋骨下膽囊位置壓迫痛,睡覺的時候右側臥同位也會痛,想確定一行是不是膽囊炎,及治療法
●本次發病及持續的時間:一天時間都或輕或重的痛
●目前一般情況;只要站立著就感覺不痛,坐下五分鐘后就開始痛
●病史:斷斷續續有3年了
●以往的診斷和治療經過及效果:最先醫生說是脂肪肝,后來檢查又說是膽囊炎.治療效果一直不好
●輔助檢查:只做過B超檢查
●其它:以前有過暴吃暴喝的經歷
第一次問題補充:
●其它:像我這種坐會兒右肋骨下膽囊位置壓迫痛,睡覺的時候右側臥同位也會痛的癥狀,我該做些什么樣的檢查,那位大夫能告訴我我的癥狀像什么病.
医师解答: 膽囊炎 病因癥狀 膽囊炎臨床常見的有急、慢性之分,是膽囊疾病中最常見的一種。女性發病率偏高 ,發病年齡多數在20-50歲之間,發病原因主要是細菌感染和膽道阻塞及膽固 醇代謝失常。 急性膽囊炎可能是第一次發作,也可能在慢性膽囊炎基礎上屢次發作,發作時病人 常呈急性病容。其主要臨床表現為:腹痛,常發生于飽餐后的晚上,一般都很劇烈 ,呈持續性,有時呈陣發性加劇,開始時主要在上腹部,逐漸轉移至右上腹,部分 病例疼痛可放射至右肩背部。發熱,體溫常在38℃-39℃之間。同時可兼見食 欲不振、惡心、嘔吐、腹脹和大量噯氣等胃腸道癥狀。慢性膽囊炎往往缺少典型癥 狀,亦可無癥狀,若無急性發作史,往往不易確診,癥狀常表現為輕重不一的腹脹 ,上腹部或右上腹部不適,持續鈍痛或右肩胛區疼痛,胃部灼熱,噯氣,泛酸等消 化不良癥狀,在進食油脂類食物后,癥狀可加重。 中醫認為本病是由于飲食不節、進食油膩炙燉之食品、寒溫不調、情志不暢及蟲積 等因素,導致肝膽氣滯、濕熱壅阻、通降失常而成。 自療注意事項 注意飲食衛生,食不過飽,平時以低脂肪、低膽固醇食物為主,不吃肥肉、 油炸等高脂肪食物。核桃、花生仁、腰果等含油脂多的食物也不宜多服。 宜吃植物油,不吃動物油。近代醫學認為植物油有一定的利膽作用。 一切酒類及刺激性食物或濃烈的調味均可能導致膽囊炎的急性發作,宜慎之。 保持情志舒暢,避免精神刺激。 多吃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 適當進行體力勞動與體育鍛煉。 保證每天水分的攝入量。 如伴有膽石病,應積極消除結石。 如有寄生蟲病史者,應采取積極措施驅除寄生蟲,以消除隱患。 慢性膽囊炎急性發作者,宜臥床休息并禁食。 寒冷季節注意保暖。 自治療法 1.成藥自療法 去氫膽酸片0.25克,每日3次。 膽酸鈉片0.2克,每日3次。 消炎利膽汁,每日3次,每次服4片。 2.驗方自療法 郁金粉3克、沒藥粉3克、綿茵陳30克。茵陳水煎取汁,送服前兩味藥末 ,1日2次。 郁金粉15克、魚腦石粉12克、芒硝粉15克和勻,每日3次,每服5克。 金錢草30克、絲瓜絡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3.飲食自療法 赤小豆50克、綠豆30克、鮮蘆根100克,水煎飲服,每日2次。 粳米50克、苡仁30克、茵陳15克。茵陳水煎取汁,加入粳米、苡仁煮 粥食之,每日1次。 粳米100克、淮山藥50克、蓮子肉50克、生苡仁30克,一起煮粥, 分2次食之。 4.外治自療法 膽囊疼痛者可用指壓法,壓迫膽俞穴及膽囊穴。 大黃30克,冰片2.5克,研成細末,用適量醋調成糊狀,敷于膽囊區,1日數次。 5.其他自療法 每天打太極拳1-2次。 自我按摩腹部及兩脅肋,早晚各1次,每次約30分鐘左右。 避免誤診 本病常因癥狀不明顯或類似于“胃病”而被誤診,延誤治療,故應仔細鑒別。 患者常以為有病就該用補藥。其實,本病更為多見的是肝郁氣滯、濕熱壅阻、通降 失常,切不可盲目進補。 有些患者,擔憂發病而減少活動,飽餐后坐臥少動,反使膽汁排泄不暢而增加疼痛。 引起慢性膽囊炎的原因不一,所以不可簡單處之,而應針對不同的病因,采用不同 的治療措施,方能事半功倍。 慢性膽囊炎伴反復多次嚴重急性感染者,應考慮手術治療。
再去醫院做個胃鏡檢查,好嗎?
去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確認一下病癥,然后對癥下藥.
主要是注意飲食/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vg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