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炎,慢性胃炎,胃癌,土霉素,胃痛
提問: 幽門螺桿菌

●患者性別:女
●患者年齡:26醫生你好:
    我在一月查出幽門螺桿菌2096,做了胃鏡沒什么,只是淺表性,二月又去查了次幽門螺桿菌900多。
    最近發現舌苔老是發黃?是否幽門螺桿菌沒有根除?是否很嚴重?一定要到醫院去?因為準備懷孕?請問有影響么?(現在沒什么不適)
    在線等候!
医师解答: 如果你目前的狀況很好就不用擔心的。.可以懷孕。
你好!幽門螺桿菌感染是慢性胃炎、消化性潰瘍的主要致病因素,而且與胃癌的發病密切相關,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已將該菌列為Ⅰ類致癌因子。其感染的普遍性、耐藥菌株的不斷產生和病人就診時的低依從性,給治療和預防帶來一定的難度。   最近,意大利學者通過對白領、藍領、農民等不同人群的調查,認為該菌是經口→口、糞→口傳播的,具有顯著的家庭群集性。一般的飲食衛生如熟食、分餐、餐具消毒等很難切斷傳染途徑。家庭成員中的感染者一經確診,就必須主動接受正規的抗菌治療,徹底清除傳染源以達到防治目的。 本病屬于中醫“胃脘痛”、“嘈雜”等范疇,常見于病人肝胃不和,脾胃虛寒,脾胃濕熱,氣滯血瘀等證。 [治法]:清熱利濕,行氣和胃 [藥方]:蒲公英24甘松12蒼術15川樸10川連10陳皮8云苓18 枳殼12白術15黃芪24砂仁10香附12竹茹12
沒影響的。但是決定懷孕之前最好不要長時間的服藥。 如果有了滿意的回答請及時采納,不要辜負了回答者!
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及以前的一段時間里,民間流傳著用“痢特靈”治療“頑固性、難治性”胃痛的“偏方”。該方確實有效,但人們卻不知道它為何有效。胡醫生也曾經治療過一位慢性淺表性胃炎的患者,中西藥服了不少,但效果不理想。后來他在胃痛時自己服用“土霉素”,胃痛卻神奇般地消失了。他問我為什么,我無法回答他。 1983年,澳大利亞兩位科學家,從慢性胃炎的胃粘膜中取樣,在微需氧的條件下,培養出幽門螺桿菌(Hp),并指出這種菌與慢性胃炎的直接關系以來,引起了全世界醫學界人們的廣泛研究和證實,并在活動性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病灶中,查出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為98%和100%。此菌被公認為慢性胃炎及消化性潰瘍的致病菌。此后的研究表明,痢特靈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至此,它們治療“頑固性、難治性”胃痛的神秘面紗才被揭了下來。(雖然痢特靈和土霉素均有抗幽門螺桿菌的作用,但由于其副作用和幽門螺桿菌的抗藥性,不提倡使用。)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理: 幽門螺桿菌的致病機理目前還不十分清楚。受幽門螺桿菌感染的人有的發病,有的不發病,發病也各不同;有的人發生慢性胃炎,而有的人發生消化性潰瘍。有關研究還在進行之中。 幽門螺桿菌的傳播途徑: 一般認為幽門螺桿菌僅寄居于人類,人是唯一的傳染源。幽門螺桿菌多系口-口傳染,因為在牙菌斑中可以培養出幽門螺桿菌。而糞-口傳染途徑尚未得到證實。 知道了幽門螺桿菌是怎樣相互傳染的,大家就應該預防為主,講究個人衛生,常洗手,勤刷牙,勿食被污染的食品,實行分餐制等等。 幽門螺桿菌相關性胃病: 下面介紹幾種與幽門螺桿菌感染最為密切的幾種疾病: 1.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發病率很高。有上腹不適患者的檢出率可達80%以上,但過去對其病因卻一直不清楚。自從澳大利亞兩位科學家發現幽門螺桿菌以后,對幽門螺桿菌的研究成為全世界醫學研究的熱點。研究證實幽門螺桿菌是慢性胃炎的主要病因。我國也于1985年首次分離出幽門螺桿菌,并對幽門螺桿菌進行了大量的基礎和臨床研究,發現慢性活動性胃炎病人中幽門螺桿菌感染率為95%,幽門螺桿菌陽性的胃炎多為活動性胃炎,殺滅幽門螺桿菌后則變為非活動性胃炎。慢性活動性淺表性胃炎逐漸發展可以轉變為慢性萎縮性胃炎,繼而加重萎縮性胃炎并發生腸上皮化生及異型增生,成為癌前病變。萎縮性胃炎被認為是胃的癌前疾病,因此萎縮性胃炎患者每1-2年需胃鏡復查一次,以便及時發現早期癌變。 2.消化性潰瘍 消化性潰瘍比較常見,其胃鏡檢出率為16.5%-28.9%。過去認為“無酸(pH)則無潰瘍”,抑酸可愈合潰瘍。雖然抑酸愈合潰瘍不難,但一年內復發率高達60%-90%。幽門螺桿菌的發現和相關研究顯示,消化性潰瘍與幽門螺桿菌的感染密切相關。我國胃潰瘍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70%,十二指腸潰瘍的幽門螺桿菌檢出率約為90%,而根除幽門螺桿菌之后經過長期隨訪觀察,潰瘍復發率明顯下降至10%以下。因此有人提出了“無Hp(幽門螺桿菌)則無潰瘍”的說法。 3.胃癌 根據流行病學資料,幽門螺桿菌與胃癌的發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幽門螺桿菌被認為是胃癌的一個高危致病因素。實驗研究顯示幽門螺桿菌可引起細胞過度增殖,使DNA易受損傷;幽門螺桿菌還可引起原癌基因激活,抑癌基因失活,癌基因過度表達及基因突變等因此認為幽門螺桿菌是胃癌的一個啟動因子。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ohvgmm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